对于摩托车我始终有不安(ān )全的感觉,可(kě )能是因为在小(xiǎo )学的时候学校曾经组织过一次交通安全讲座,当时展示了(le )很多照片,具(jù )体内容不外乎(hū )各种各样的死(sǐ )法。在这些照片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一张一个骑摩托车(chē )的人被大卡车(chē )绞碎四肢分家(jiā )脑浆横流皮肉(ròu )满地的照片,那时候铁牛笑着说真是一部绞肉机。然后我(wǒ )们认为,以后(hòu )我们宁愿去开(kāi )绞肉机也不愿意做肉。
不过北京的路的确是天下的奇观,我在看台湾的(de )杂志的时候经(jīng )常看见台北人(rén )对台北的路的抱怨,其实这还是说明台湾人见识太少,来(lái )一次首都开一(yī )次车,回去保(bǎo )证觉得台北的(de )路都平得像F1的赛道似的。但是台湾人看问题还是很客观的(de ),因为所有抱(bào )怨的人都指出(chū ),虽然路有很多都是坏的,但是不排除还有部分是很好的(de )。虽然那些好(hǎo )路大部分都集(jí )中在市政府附(fù )近。
年少的时候常常想能开一辆敞篷车又带着自己喜欢的(de )人在满是落叶(yè )的山路上慢慢(màn ),可是现在我(wǒ )发现这是很难的。因为首先开着敞篷车的时候旁边没有自(zì )己喜欢的姑娘(niáng ),而有自己喜(xǐ )欢的姑娘在边上的时候又没开敞篷车,有敞篷的车和自己(jǐ )喜欢的姑娘的(de )时候偏偏又只(zhī )能被堵车在城(chéng )里。然后随着时间过去,这样的冲动也越来越少,不像上(shàng )学的时候,觉(jiào )得可以为一个(gè )姑娘付出一切(qiē )——对了,甚至还有生命。
这样的感觉只有在打电子游戏(xì )的时候才会有(yǒu )。
老夏马上用(yòng )北京话说:你丫危急时刻说话还挺押韵。
所以我现在只看(kàn )香港台湾的汽(qì )车杂志。但是(shì )发展之下也有(yǒu )问题,因为在香港经常可以看见诸如甩尾违法不违法这样(yàng )的问题,甚至(zhì )还在香港《人(rén )车志》上看见一个水平高到内地读者都无法问出的问题。
当年冬天,我(wǒ )到香港大屿山(shān )看风景,远山(shān )大海让我无比激动,两天以后在大澳住下,天天懒散在迷(mí )宫般的街道里(lǐ ),一个月后到(dào )尖沙嘴看夜景(jǐng ),不料看到个夜警,我因为临时护照过期而被遣送回内地(dì )。
我最近过一(yī )种特别的生活(huó ),到每天基本上只思考一个有价值的问题,这个问题便是今天的晚饭到(dào )什么地方去吃(chī )比较好一点。基本上我不会吃出朝阳区。因为一些原因,我只能打车去(qù )吃饭,所以极(jí )有可能来回车(chē )钱比饭钱多。但是这是一顿极其重要的饭,因为我突然发现最近我一天(tiān )只吃一顿饭。
内地的汽车杂(zá )志没有办法看,因为实在是太超前了,试车报告都是从国外的杂志上面(miàn )抄的,而且摘(zhāi )录人员有超跑(pǎo )情结和概念车情结,动辄都是些国内二十年见不到身影的(de )车,新浪的BBS上(shàng )曾经热烈讨论(lùn )捷达富康和桑(sāng )塔纳到底哪个好讨论了三年,讨论的结果是各有各的特点(diǎn )。车厂也不重(chóng )视中国人的性(xìng )命,连后座安全带和后座头枕的成本都要省下来,而国人又在下面瞎搞(gǎo ),普遍有真皮(pí )座椅情结,夏(xià )利也要四个座椅包上夏暖冬凉的真皮以凸现豪华气息,而(ér )车一到六十码(mǎ )除了空调出风(fēng )口不出风以外(wài )全车到处漏风。今天在朋友店里还看见一个奥拓,居然开(kāi )了两个天窗,还不如敞篷算(suàn )了,几天前在报纸上还看见夸奖这车的,说四万买的车花了八万块钱改(gǎi )装,结果车轮(lún )子还没有我一(yī )个刹车卡钳大。一辆车花两倍于车价的钱去改装应该是属(shǔ )于可以下场比(bǐ )赛级别了,但(dàn )这样的车给我(wǒ )转几个弯我都担心车架会散了。
……